圖為田生農場主人:田懷生
就讀歷史系畢業的田懷生,田生農場的主人,綽號就叫田生
在念碩士時期,因為撰寫論文需要參考資料的關係
接觸了許多農業史以及田園文學等相關議題的著作
從那時田生便開始嚮往古人晴耕雨讀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生活
因此畢業後田生回到家鄉
開始從事龍眼種植與社區文藝推廣的工作
田生表示,除了採收期非常忙碌以外
其餘時間可以安排自己喜歡的藝文活動
例如:閱讀書寫、陶藝創作、社區營造等活動
生活雖然忙碌卻十分充實
種植過程中因認同友善大地的理念(註1)
不希望山坡地被大規模超限開發
所以龍眼果園四周並未開發產業道路
只有碎石小徑可以通行
也因此無法運送機器進入果園協助割草或果實採收等工作
一切都以粗重工作皆以人力來完成。
註1
在台南某群農夫,因擁有「台灣重回美麗有機島」的共同願想,創立了「友善大地有機聯盟」。希藉由推廣有機農業的方式,營造更多元生態的有機環境,並兼顧產業經營與復原生態環境,給人好的食物同時也尋找一種人與生態可以並存並榮的生活方式。
田生自從2014年3月接觸東海大學秀明自然農法課程後
更採用自然農法的方式來進行栽種。
自然農法的原則即為「無農藥、無肥料、不噴除草劑
利用草葉覆蓋慢慢改善活化環境生態」
同時在2015年6月田生農場亦取得了慈心有機基金會綠色保育標章(註2)
保育標的是南投淺山地區常見的瀕危動物─「石虎」(註3)。
註2:
在2009年底,台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周圍,發生了大規模水雉中毒死亡的現象。水雉中毒主因是水雉吃了農民為節省插秧成本所灑播之浸泡過農藥的稻穀所致。
因此在2010年農委會林務局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進入官田地區輔導農民,並在當地推廣有機農業的理念、鼓勵農民轉作有機生產,且在2011推出了「綠色保育標章」,希望凸顯出農民轉作有機的背後所含的意義,並讓更多農民一起加入有機耕種。
圖為友善大地聯盟之LOGO,圖片截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arthfriend.organic
有趣的是,田生本人也是一位醉心陶藝的創作者。
田生表示會學習陶藝其實和本身內向個性有關係
像是務農、閱讀、書寫活動其實都適合一個人靜靜地完成。
另因中寮地區的農產加工品主要有龍眼乾、龍眼花茶等產品
需要茶倉、蜜瓶、酒甕等容器。當初心想
如果盛裝農產品的容器都能自己親手完成應該會很棒
因此便一頭栽進陶藝創作領域。
而採訪完田懷生後
發現這樣的生活雖外表看起來單純但是內在確是富裕的令人羨慕。
整天與大自然為伍,呼吸新鮮空氣
接受大自然的恩惠進而生產出美味的龍眼花茶
龍眼乾!這樣的優秀農夫,值得讓人看見!
圖為石虎,圖片截取自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elidae
註3:
石虎,台灣唯二野生貓科動物(另一個是雲豹),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全台不到500隻(甚至更少)。目前雲豹已找不到蹤跡,石虎還零星遍佈在台 灣苗栗、南投、嘉義的淺山,其中苗栗石虎的數量跟族群密度比較高;尤其在後龍往南至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的西部濱海區域內特別集中。
但隨著山路越開越多,如今台灣唯二的貓科也漸漸走向死絕,臺灣生態平衡也將被破壞。或許大家會認為石虎滅絕沒有什麼,臺灣還有其他動物。
在這小編推薦各位觀看一段影片 ( 狼群如何改變河流)。位於生態系頂端的生物-狼群,充滿攻擊性的掠食者;如何移動河流!!相信讀者看完之後會知道小小的石虎也是很重要的!!
龍眼的相關小知識:
◎樹幹:
龍眼樹每年都會經過砍伐來進行矮化
而砍下的龍眼樹幹與樹枝經過悶燒後可以製成木炭
燃燒的熱度高且香氣豐富帶有層次
燃燒後用來進行煙燻、燒烤等皆宜
◎花蜜:
「龍眼蜜」亦稱「龍眼花蜜」
透過蜜蜂進行採集龍眼花朵齁收集而成
質地滑潤,香味濃郁。
圖片截取自https://www.flickr.com/photos/o9005261/20089515070...
另外純蜜,在低溫時有結晶的特性
(指蜂蜜中葡萄糖析而出產生的結晶體現象)
一般葡萄糖含量在42%以上特別易產生
這時只要將蜂蜜浸泡熱水,待蜂蜜回溫後就會回復正常
圖片截取自:https://www.flickr.com/photos/sym621/2541723212/in...
◎果實:
台灣主要栽培品種為「粉殼」
(因為成熟時期果皮明顯帶有大量的果粉)
普遍七月份開始結果 。該品種本身不易退甘
(退甘指因為延誤採收期,導致果實過熟造成甜度下降的情況)
果肉佔有率為60%,糖度落在19-21Brix
( 棗子為10~15Brix,芒果為14~17Brix )
圖片截取自 : https://www.flickr.com/photos/life-photo/598723313...
另龍眼採收後經過柴燒煙燻四天三夜後即成龍眼乾
一般民間多採用石窯進行煙燻作業
在石窯中使用了龍眼木
藉由龍眼木耐燒的特性除了提供了溫度之外
燃燒的過程產生的黑煙也提供了煙燻的效果
讓龍眼乾的風味變得更加豐富而有層次
圖為工人對煙燻中龍眼進行攪伴,圖片截取自:https://www.flickr.com/photos/changyisheng/1496976...
而在煙燻的過程中果肉開始失去水分
當果肉變的乾癟、而口感變Q、顏色也會變深就表示乾燥的過程已經完成
乾燥完成的龍眼乾
還必須透過人工剝殼去籽然後秤重包裝 這樣才能開始販售
而龍眼乾可以應用在許多料理上
像是立冬要喝的枸杞桂圓紅棗茶
彰化的黑糖桂圓蛋糕
還有吳寶春師傅的代表作品-酒釀桂圓麵包
都是桂圓常見的代表性產品
圖片截取自 : https://www.flickr.com/photos/lumeicat/2171666510/
補充:桂圓紅棗茶做法
材料:桂圓 紅棗 黑糖 老薑
做法:
1.老薑用刷子洗去外皮的泥土略為拍碎 ( 介意外皮的也可以去皮,要省時間也可以事前磨成泥分小包用夾鏈袋冷凍 )
然後丟到鍋子煮到有薑味 (怕辣可以不要久煮或是省略)
2.丟入事先去籽的紅棗 & 桂圓,水滾15分鐘 ( 桂圓顏色變淡,紅棗有煮開 )
3.最後再依個人喜好丟入黑糖調味
作者介紹
Lily C.小時候吃到媽媽從市場買回來的乳酪蛋糕,從此再也忘不了蛋糕的味道,直到長大還是很愛吃蛋糕點心,
化工系畢業在外工作三年後,覺得人生無趣,離開原本的工作走向烘焙世界,
目前還在食品烘培班學習基本知識,希望將來可以結合家鄉的農產品製作出美味的點心。
採訪原因
Lily C.的家人皆在南投國姓鄉種無農藥蔬菜,因緣際會下參加了南投青農一場會議,認識了許多青年農民,
在閒聊時對田懷生從農的原因印象深刻,得知他寄情於田園與陶藝,就像古時候詩人一樣隱居鄉野,感到非常有趣,
在2015年12月應Linda的邀請,開始撰寫台灣好農好食的專題文章,
因此寫一篇關於他的專訪,希望有許多人可以認識南投青農、優質的食材與環境保育的重要性。